HCIP-23.11 网络割接(下)
割接实施 – 分块割接
割接实施 – 割接思路
设备切入:
- 新增两台核心路由器,并对接好链路
- 新核心路由器与原有旧汇聚交换机对接链路
- 进入阶段一的稳定观察期,新设备运行的时间至少2周左右
业务切换:
- 核心路由器与ISP进行物理线路的对接
- 执行业务切换操作,让流量从旧核心路由器出口转换成新核心路由器出口,具体方法可利用双方下发的默认路由来实现
- 进入阶段二的稳定观察期,业务切换的观察期最好持续2~24小时
清除旧设备:
- 断开旧核心路由器出口,空出原有连接ISP的线路
- 将第二台新核心路由器对接空出的ISP链路,并配置连通业务
- 旧核心路由器下架以及相关物理线缆清除
割接实施 – 割接步骤(1)
割接前快照:
- 割接操作前将操作对象的状态(端口线路、协议、流量)记录下来,同时再次备份配置文件。
割接中执行:
- 下发配置命令或执行物理操作
- 每个步骤的“执行时间”都要有明确标注
割接后检查:
- 通过display、ping、tracert等命令查看以及仪器仪表测试
割接实施 – 割接步骤(2)
割接实施 – 割接步骤(3)
割接实施 – 割接步骤(4)
回退
定义:回退是指当前变更该回到执行前状态
场景:当割接失败或某一步骤出现失败,回退将不可避免,必须执行
要求:在每个割接的步骤最后一项都为回退操作说明
回退时机
整体回退?阶段回退?
- 根据现场环境做出预判
- 把握好回退时间点,避免超时
- 回退操作说明应提前写入《割接方案》中
本示例中规划三个大的阶段,需要在三个大阶段设定各自的回退要求和执行时间
回退失败
-
正常情况下如果割接失败是可以回退到原始的运行状态的
-
当割接中出现不可抗因素造成割接失败时,若无法回退,可采用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体现在《割接方案》中
-
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措施主要有:重新加载系统软件、替换现场备件、紧急调用设备等
测试
网络运行状态测试:主要使用display命令查看设备的状态,如版本、日志、接口,各种协议的邻居关系、路由表,各种feature的状态(NAT、VRRP、NQA、VPN、QOS)。
网络业务测试:用ping测试业务连通性,用tracert测试业务路径,用第三方软件或网络分析仪测试业务带宽和时延指标是否达到业务要求(常用仪器如SmartBits,IXIA网络测试仪等)。
客户应用测试:割接完成后,网络上承载的业务测试需要由客户自助进行,若客户相关业务测试指标有特殊要求,需尽力通过调整网络满足客户要求。
守局
割接操作完成且通过客户应用业务测试后,网络需进入一个特殊的观察期,在此期间网络工程师一般驻守在客户局点,观察网络运行状态,防止出现意外故障。
割接验收
转维培训、资料移交、验收总结
常见割接场景 – 设备升级
设备升级类割接:
- 设备升级时需要注意新增或替换的板件的版本型号是否与设备匹配,软件版本是否达到现有设备的配套表里的版本要求,并确认单板是否支持热插拔等操作。
- 设备软件升级必须得到厂商的授权,并下载官方的软件版本,设备软件升级最好准备有物理备件,并且有回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