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19.3 报文分类与标记
报文分类的依据
报文分类可依据不同链路类型传输不同类别的报文,且其自身所含有的标识QoS优先级的字段值来进行分类。
由于其只能依据一种粗略地分类方式且匹配规则较简单,故被称为简单流分类。
VLAN 802.1p字段 / MPLS EXP字段
IPv4报文的IP-Precedence字段
- IP报文使用IP-Precedence字段标识其优先级(取值范围0~7)
- D bit代表延迟(Delay)、T bit代表吞吐量(Throughput)、R bit代表可靠性(Reliability)。
- 根据RFC791定义,IP报文头ToS(Type of Service)域中的Precedence字段标识了该报文的优先级。
IPv4报文的DSCP字段
- IP报文中的DSCP字段值(对IP-Precedence字段进行了扩充)。
- 在RFC2474中对IPv4报文头的ToS字段进行了重新定义,称为DS(Differentiated Service)字段。
- DSCP值由两种表达方式:
- 数字形式:DSCP取值范围为0~63;
- 关键字表达方式:用关键字标识的DSCP值。
DSCP/IP-Precedence/802.1p/EXP值表
简单流分类的局限性
复杂流分类
- 针对简单流分类不够精细化的缺点,提出了复杂流分类
这对前一页的需求一可采用基于MAC地址进行复杂流分类;需求二可采用基于TCP端口号进行复杂流分类。
报文分类的配置需求
报文分类配置实现
- 一般在DS边界节点对报文进行分类,如图SWA、SWB。
- 下游(downstream)设备可以选择接收上游(upstream)设备的分类结果,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对报文进行重新分类。
- 端到端进行Qos部署时,如果需要每台设备都对报文进行分类,那么就会导致耗费大量地设备处理资源,为此提出了对报文进行标记的方法,这样下游设备只需要对标记进行识别即可提供差分服务。
报文标记的过程
- 一般在DS边界节点(如图SWA、SWB)对报文进行标记,DS节点对标记进行识别并提供差分服务。
- 像语音电话、视频、终端等设备,一般发送的报文都携带设备默认标识的优先级,若想通过自定义的值来提供差分服务,可以通过remark操作对报文进行重新标记。
报文标记的配置实现
- 在DS边界节点上SWA,对报文重新进行remark,为DS域提供一个可信的标记值,DS域内节点可根据此节点标记值进行QoS调度服务。
- 在此例中,边界节点SWA被称为可信任边界。
示例拓扑图
MQC:模块化的命令行语言(适用于QoS配置)
模块①:分类 traffic classifier
模块②:动作 traffic behavior
模块③:关联 traffic policy
R7:
# 模块①:分类
traffic classifier Manager
if-match acl 2010
#
acl 2000
ru per source 7.7.7.7 0.0.0.0
ru per source 7.7.7.8 0.0.0.0
ru per source 7.7.7.9 0.0.0.0
#
#
traffic classifier Common
if-match 2020
#
acl 2020
ru per sou 7.7.7.2 0.0.0.0
ru per sou 7.7.7.3 0.0.0.0
ru per sou 7.7.7.4 0.0.0.0
R7:
# 模块②:动作
traffic behavior Manager
remark dscp ef
#
traffic behavior Common
remark dscp af11
R7:
# 模块③:关联
traffic policy AA
class Manager be Manager
cla Common be Common
将关联的策略调用到相应的接口
R7:
int g0/0/2
traffic-policy AA inbound
#
dis acl all
ping 6.6.6.6 抓包查看DSCP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