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23.2 网络规划(下)
网络规划的定位
- 网路规划是一个项目的开端,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
- 项目周期:PDIOI(规划、设计、实施、运维、优化的首字母)
网络规划vs网络设计
规划:
- 侧重于调研网络需求以及确认网络实现的外部条件。
设计:
- 侧重于技术实现,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规划阶段确定的网络需求。
网络规划的目标
网络规划工作的方式
客户组织情况
项目范围确定
项目阶段与项目周期
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解构):
- 把整个项目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
甘特图:
- 将分解后的工作活动排序,用图示的方式将活动与时间关联起来。
项目配套工程
- 不是项目本身,但是与项目紧密相关的系统。
- 不需要项目组实施,但需要项目组关注确认。
项目的目标
项目预算
成本组成
技术需求分析
项目最终要通过具体的技术来实现。而项目的技术标准在很多时候常常需要与商业目标进行折中,譬如高性能与成本之间需要平衡。在规划阶段要考量的技术目标简单罗列如下:
- 功能:网络需要实现的功能时网路哦项目最基本的技术目标,所有其他的技术目标都是在网络功能实现了之后考虑的因素。就是因为它重要,所以网络需要实现的功能常常也作为项目目标出现。
- 性能:网络性能在网络功能之后的一种重要技术指标。网络的性能包括多个方面,最基本的是网络的吞吐量(带宽),网络的吞吐量在需求侧网络业务提出要求,在技术侧由香炉带宽和设备性能决定。网络的吞吐量要结合网络带宽的利用率综合考量,以保证投资的效率。网络性能还包括网络延迟、丢包率等参数。
- 可用性:可用性表示客户对网络故障的容忍度,当客户的业务开展依赖于网络系统的情况下,客户就会对网络的可用性提出很高的要求,譬如要求能够保证日常故障不影响业务。与可用性紧密相关的是可恢复性,是指当网络出现灾难性故障的时候,网络修复的难易程度。
- 扩展性:基于客户业务在今后几年的扩张计划,在规划的时候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保证在网络的生命周期内能够很好地适应业务增长的需求。扩展性分成两中类型,一种是站点数量的增长,接入用户数量增多;另一种是性能需求增长,业务流量增加。
- 可实现性: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必须要考虑所有需求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要折衷当前业界的技术发展水平和现实的实现能力,不提不切实际的指标和要求,做到可行可实现。
网络模块与层次
本文链接:https://www.orcy.net.cn/4240.html,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