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20.4 IGMP协议

数通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r Protocol,互联网管理协议)

接收端如何接收组播数据

7.4-3

(1)接收者与路由器间需要哪些信息?

  • 接受者需要声明自己需要接收哪个组的数据
  • 路由器需要了解哪些组播组存在接受者

(2)人工配置这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 实时性差
  • 灵活性差
  • 工作量大,易出错

组成员管理 – IGMP

(1)IGMP协议运行于主机与主播那个路由器之间

(2)IGMP协议的作用:

  • 主机侧:通过IGMP协议向路由器通告组成员关系
  • 路由侧:通过IGMP协议维护组成员关系

IGMP协议三个版本 IGMPv1(淘汰)、IGMPv2(常用)、IGMPv3(不常用)

IGMPv1问题一:组成员离开

7.4-4

multicast rourting-enable
int g0/0/1
 pim dm
int g0.0.0
 igmp enable
 igmp version 1

 #
 igmp timer query 3   # 向下查询时间,默认60s

IGMPv1问题二:查询器选举

7.4-5

IGMPv2对IGMPv1的改进:组成员离开

7.4-6

每一个离组成员都有可能是组播组最后一个成员。

IGMPv2对IGMPv1的改进:查询器选举

7.4-7

IGMPv2基于普遍组查询报文进行查询器选举,IP地址最小的获胜。

IGMPv1和IGMPv2报文比较

image-20241028094759438

IGMPv2报文:IGMPv2报文与IGMPv1报文略有不同,它取消了版本字段,增加了最大响应时间字段。

  • 类型:相比与IGMPv1,IGMPv2新增了两种报文:

    • 特定组查询报文(0x11):查询器向共享网段内指定组发送的查询报文,用于查询该组播组是否存在成员。
    • 成员离开报文(0x17):成员离开组播组时主动向路由器发送的报文,用于宣告自己离开了某个组播组。
  • 最大响应时间:表示主机响应查询返回报告的最大时间。

    • 对于普遍组查询,最大响应时间默认为10秒
    • 对于特定组查询,最大响应时间默认为1秒
  • 组地址:

    • 普遍组查询报文中,组地址设置为0
    • 特定组查询报文中,组播组地址为需要查询的组地址
    • 在成员报告或离开组的消息中,组地址为需要报告或离开的组地址

两种组播模式:ASM SSM

  • 所有IGMP版本都支持ASM(Any-Source Multicast)模型。
  • IGMPv3可以直接应用于SSM(Source-Specific Multicast)模型。

SSM模型中的新需求

7.4-9

IGMPv3工作机制

7.4-10

IGMP各版本的差异

7.4-11

二层组播数据转发的问题

image-20241028100145864

IGMP Snooping工作原理

使能IGMP Snooping机制后,查询响应反向路由器接口转发

7.4-13

IGMP Snooping 简介

7.4-104

IGMP Snooping 配置

igmp-snooping enable
vlan 10
 igmp-snooping en

igmp-snooping交换机不会将igmp成员关系报文通过非路由器端口转发出去。

IGMP配置实现

7.4-14

IGMP配置验证

7.4-15

dis igmp int
dis igmp group
本文链接:https://www.orcy.net.cn/4215.html,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